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林业工程 > 林业工程
林业工程
创新造林机制 推进国土绿化

 

国土绿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根本,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为在新的时期加快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开创新时代幸福西宁新局面,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引导国企、民企、外企、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金投入,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
根据省政府印发的《创新造林机制激发国土绿化新动能办法》,依据《青海省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结合《西宁市“十三五”城乡绿化发展规划》和西宁实际,制定了《西宁市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并由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2018年我市国土绿化任务52.55万亩。为进一步调动全社会造林绿化积极性,激发植绿护绿爱绿新动能,通过多种形式助推国土绿化建设。一是合理运用工程管理模式,持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按照林业工程管理办法,结合我市造林现状,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管理方法,通过工程招标、苗木招标和任务下达等方式,确定170多家企业、8家国有营林单位和20多家绿化单位参与工程建设,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增加绿量的同时提高造林质量,提升景观效果。二是扎实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工作,不断完善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今年我市在三县四区和各经济开发区设立了22个义务植树接待点,将全民义务植树与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相结合,利用网站建设和手机小程序开发,积极宣传全民义务植树,引导和组织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各界人士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发挥全民义务植树在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三是创新造林参与模式,试点“先建后补”造林方式。为引导和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国土绿化,调动群众积极性,解决造林地块落实难度大等问题,大通县林业局创新造林参与模式,在客观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推行“先建后补”造林模式,提供技术指导,引导20多家农村专业合作社参与造林工程,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庄周边生态环境。四是引进社会资本,积极与专业化生态治理企业合作。探索社会资本参与造林模式,积极与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接洽,合理利用资源开发性等方式,引导专业化生态治理企业支持重点林业工程项目。
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绿化难度大。我市林业重点工程以生态防护林建设为主,主要体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短期时间内不突出,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绿化建设项目,在植树造林改善环境的同时以获得相应的利润为目的,要求政府担保,购买服务,在植树造林工程结束后进行回购,但我市政府目前偿债压力大,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绿化工作难度大。二是“先建后补”模式推行速度慢。“先建后补”造林是一项机制创新,从前期工作到后期检查验收、资金支付和档案管理建设等方面没有成熟经验可吸取,需要不断根据实际思考探索,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规范实施程序,努力推进“先建后补”造林。